福利老幺fuli611

福利老幺fuli611

知六之有一则知七之有二矣,明此阴阳对待互根之理,则人身之肾水固真阳所寓,不可不保,岂离为真阴之所藏,而遂可忽视乎哉!盖真阳不亏,斯坎六之水不至泛滥瘀滞,犹江汉之潮汐,任呼吸之往来而不爽其期,真阴不亏,斯离七之火不至飞扬燥烈,犹灯烛之光照资膏油之涵养而长明。至于恶寒者,虽不见风,亦自里寒虽身大热,亦欲近衣,始发之间,战栗鼓颔,甚则体振,肌肤粟起,毫毛毕直,虽在帏帐之中,重衣厚被,亦不能御其寒也。

今人置而不用何其愦愦耶(育附)!再阅虚劳一证,《难经》独窥底蕴。若太阴症脉浮者,宜微汗之。

《录验方》∶麻黄一把一握者,并以重三两为准。 然同一发热也,或始自皮肤,而渐传为里热,或始自内热,而外达于肌表。

但可避节气用忌并生年KT日等。 然须步步保护胎元,恐损正邪陷也。

阴主重浊,络脉被阻,侧旁气痹连胸背皆拘束不遂,故去邪通络,正合其病,往往延久上逆心胞,胸中痛,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。 又云∶凡浓朴一尺及数寸者,以浓三分、广一寸半为准。

况日食、曰忧、曰房室、曰饥、曰劳、曰经络、曰营卫、曰气,此八者不特可以该五劳,并可以该万病。而其扼要,又以精气二字为主。

Leave a Reply